信心、态度和价值观在人类社会中饰演着基础性的角色:它们不但深刻影响人们一样平常的头脑、决议、行为,和由此形成的经济市场和人文社会内容和形态,也左右着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和相关政策选择。人们通常以为,影响信心、态度和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来自怙恃、同伴和第三方,而教育作为指导人类头脑、改变人类对客观天下熟悉的途径,是否会影响人的信心、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关于这个问题,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的文献中已经睁开了普遍的讨论,然而现有文献对此仍然缺乏清晰的履历证据,特殊是基于因果推论的证据。
伟易博应用经济系陈玉宇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即将揭晓于《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简称JPE)上的论文《学校教育与价值观》(Curriculum and Ideology)基于一项代表性的视察数据,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证据。该研究的结论批注:教育在很洪流平上能够影响小我私家信心和态度的,从而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形成和积累历程爆发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项研究设计基于中国2004年最先的“高中新课程刷新”(新中国建设以来,中国政府总共推行过8次课程刷新,其中第7次在1992年启动)。为了周全推动素质教育,“教育和指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心和准确的天下观、人生观、价值观”,,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2004〕8号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和刷新未成年人头脑品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随后,在教育部的推动下,中国在2004-2010年分批逐步推行了新课程刷新,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纲要改为课程标准(俗称“新课标”)。与基于1992年“老课标”的课真相比,“新课标”头脑政治课本在某些详细表述泛起的频率上具有显著的差别。作者通过词频剖析发明,“依法治国”、“监视”、“选举”、“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祖国”、“环保”和“可一连生长”等词语泛起的频率显著上升,而“市场经济”则响应地有所淡化。
由于差别省份实验“新课标”刷新的时间差别,这种“省-年度”层面上的差别为经济学家识别“新课标”刷新的效果提供了可能性。作者使用的数据来自研究团队自行设计的一项基于北京大学学生的网上视察。2013年4月至5月间,北京大学约2000名来自四个差别年级的本科生接受视察并返回了邮件问卷,每名受访者因此获得58元人民币酬金,部分被随机抽中的受访学生还可获得iPad或iPod作为奖品。山东、海南、宁夏和广东四省区于2004年率先接纳“新课标”,广西、四川、贵州、青海和西藏等省区于2010年最后接纳“新课标”(上海市始终使用自己的课程和课本,不被纳入本项研究中)。由于差别省份刷新前后的学生群体使用的是差别的课程标准和课本,作者通过标准的双重差分模子(difference-in-difference model)来识别课程内容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陈玉宇教授及其团队的此项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使用新版头脑政治课本是否对学生的信心和态度爆发了实质性影响?通过研究作者发明,使用“新课标”刷新后头脑政治课本的学生越发认同中国目今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民主体制,倾向于对不受约束的民主(西方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持嫌疑态度。与此同时,使用“新课标”政治课本的学生在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对自己所在民族认同以及对环保政策的态度方面并没有体现出显著的差别。在小我私家行为方面,使用“新课标”政治课本的学生对股票等危害性投资运动越发审慎,在政治加入(例如投票、加入政治组织等方面)上的意愿略有增强(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为了回应在文章使用的要领、数据和识别战略等方面可能受到的品评和质疑,作者就文章使用的研究要领、数据和识别战略举行了叙述和磨练。种种磨练的效果都与理论预期高度一致,批注晰文章结论的稳健性。
陈玉宇教授的此项研究为教育影响人们的信心和态度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该研究在数据和实证要领上具有极强的立异性,反应了伟易博治理学院西席在海内学术研究中所居于的领先职位。